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团学风采

教师教育学院开展“重走台州红色之路”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5-12    浏览量:

5月9日,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实践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开展“重走台州红色之路”实践活动,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引导青年学子在党史故事中厚值爱党爱国情怀,引领青年学子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献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仙居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从土地革命开始,共有400多位共产党员、革命战士和革命群众为了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仙居的东大门悬东岭,有一座巍峨的纪念碑高高耸立在青山之巅,像一柄利剑直刺云天,这就是仙居县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设计以“生根开花”为主题,碑身由一根截面为五角星形的柱体和下半部挑出的五个“花瓣”组成。五角星象征革命先烈,花瓣象征胜利之花。整个纪念碑形象的表达了烈士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品格和英雄气慨。碑身正面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铭文,碑身的背面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题写的碑文。

踏进庄严肃穆的仙居烈士陵园,实践队员排着整齐的队列迎阶而上,寻访红色足迹,重温革命道路。那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浩气长存。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心、缅怀之情,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接着,实践队员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并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以寄托深切哀思,表达崇高敬意。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传递着感人肺腑的正能量,时时刻刻激励着仙居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开拓,用双手创造更加辉煌璀璨的明天。


聆听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进入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展物,一幅幅镌刻历史的图片,馆内收藏了当年红十三军和浙南游击队三五支队战斗用过的刀、枪等实物,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如捣臼、犁具、蓑衣、草鞋及制作工具等。另外陈设有原县委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以及介绍革命前辈丰功伟绩的图片资料。实践队员跟随纪念馆讲解员的介绍,走进那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实践队员以历史追溯者的身份,置身于这段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触摸着浸染了烽火硝烟的红色印记,聆听着红旗漫卷中那些激昂的号角。战火纷飞的年代,军民一心,抛头颅,撒热血,不屈不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书写了无数不朽的历史诗篇。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时期,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回荡在耳边。实践队员用心聆听,凝视珍贵历史实物与文献资料,重温那段激励人心的峥嵘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江山分外娇。生活在和平、富强的年代,大学生们怎能忘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又怎敢懈怠放任自己,踏上这片神圣的、带有浓厚红色历史的土地,同学们感慨万千,通过聆听党的革命故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格,坚定信仰跟党走。


重温党团誓词,不忘初心使命

在纪念馆内,竖有一块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和保证,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行为准则,践行党员标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本色,全体党员在杨华琴老师的带领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向党表明他们最真挚的承诺。紧接着,由朱萌老师带领全体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鲜艳的团旗下,全体团员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以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纪念馆红色讲堂,实践队员认真聆听杨华琴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堂微党课——“忆长征岁月,悟红色精神”。长征,不仅仅是25000里的路程,也不仅仅是两年的跋涉,那是一群勇士承担起了中国未来的历史重任!80年前的长征史,是一段震惊世界的军事史。漫漫长路,留下无数战士的生命,也给红军将士们心灵深处留下了最难以磨灭的那道印痕。那些被荒烟蔓草掩盖的岁月,那些永远留驻在长征路上的革命英魂,那是划过中国地图一直滑到历史深处的刻骨铭心的一笔。那一慕慕生动形象地讲述,展现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



参观国防教育,坚定家国文化

走出纪念馆,走进国防教育馆。国防教育馆,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英雄人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五个部分组成。展览馆图文并茂,这些历史,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

参观展览,实践队队员认识和提高了国防意识,认识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真学习了奋斗拼搏的老一辈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党、爱国精神,感受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忆苦思甜想当年,歌唱祖国颂党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姚岸人民公社前,实践队员啃着馒头,忆苦思甜想当年。“忆苦”,不是一味的以苦思苦,以苦造苦,而是时时刻刻都警醒自我,提高我们青年一代在和平年代的粮食危机意识;“思甜”,不是一味的以饱为饱,饱足浪费,而是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遥想革命年代,红军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嚼菜根的艰难。忆苦思甜”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铭记“历史不易、传承节约”的意识,是印在我们脑海中,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在饥寒交迫时,在时代变换间,唯有不灭的思苦节约精神一直指引着我们生存、成长。

而如今,我们未曾经历过该贫苦生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人民群众收入普遍提高。这一切幸福的生活,源于祖国的强大,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面对着繁荣富强的祖国,归途中实践队员全体合唱《歌唱祖国》,心怀感恩,歌颂党恩,唱响雄心。实践队员认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在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责,砥砺奋进,做新时代新青年!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台州学院“重走台州红色之路”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共组建12支实践队伍200多名师生,奔赴台州9个县(市、区),踏上重走台州红色之路的征程,追寻先辈奋斗过的足迹。后续学校还将根据走访调研情况,编写出版《重走台州红色文化之路》通俗理论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