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师生教育理论素养,11月13日下午,教师教育(体育)学院特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元涛教授,在临海校区8409会议室作《学教关系变革的方法论反思——兼论教育理论的“美德”》学术讲座,共同探讨了教学关系变革的方法论路径与教育理论的当代使命。院长张夫伟主持,副院长张樱樱、科研骨干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讲座现场
孙元涛以教育史上的两大经典理论——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论”与杜威的“教学五步法”为核心案例,从专业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学教关系变革的理论脉络与实践路径。他深入剖析了不同教学理论背后的方法论差异,引导各位老师和同学反思当前教育实践中教学关系的本质与走向。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围绕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论”、杜威的“教学五步法”以及教育理论中的“美德”展开,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层层递进。第一部分,孙教授以“赫尔巴特真的错了吗?”这一问题引入,展开深入探讨。他从客观辩证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论”,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以批判性视角指出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理解偏差与实践困境;第二部分又以“杜威真的成功了吗?”这一问题为导入,从思维五步法生成为教学五步法这一过程分析对比了与赫尔巴特理论的差异,孙教授同样指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理论理解偏差问题和实践难题;最后一部分,孙教授从“实践”一词的词源本义视角辩证的分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深化了对教育理论本质的理解。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严密,孙元涛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通过此次讲座,为各位老师与同学今后的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启示。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讲座结束后,还为学院10位老师的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提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文:张玉千、李超/图:张玉千、李超/审核:张夫伟、张樱樱/责任编辑:陈建峰